所在位置:首页 > 古琴活动推荐 > 活动推荐
【上海】古琴音乐会·2018.6.10(周日),上海交响乐团主厅
2018/4/23 20:20:12 来源:中华琴学网 编辑:孔凡好古


古琴的前世与今生-乔珊琴韵

交响诗《琴咏春秋》《离骚》

上海静安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音乐无国界,盛世有华章。今年六月,古琴演奏家乔珊将以七弦古琴,讲述一段“古琴的前世与今生”故事: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位列“四艺”之首的古琴与西方交响乐进行对话,以音符、以乐章、以琴歌奏响一段古朴、和美的“华夏正音”,呈现出一派恢宏大气的文化承载。


著名古琴演奏家乔珊作为世界一流的独奏者,不仅在古琴传承和传统演奏中不断探索,也是古琴音乐多元化的积极倡导者,是当代第一位将琴、歌、乐队形式结合的演奏和演唱者。在这场难得一见的音乐会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具有“管派”古琴艺术特色的传统古琴名曲《流水》、《离骚》、《广陵散》等,还将欣赏到由著名作曲家关忠先生作曲、由知名交响乐团参与演出的大型交响诗《琴咏春秋》和《离骚》。


值得一提的是,交响诗《琴咏春秋》曾先后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意大利罗马公园音乐中心辛纳波利音乐厅等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受到当地乐迷的推崇与盛赞。本次演出将是大型交响诗《琴咏春秋》、《离骚》在中国内地的首次演出。


【上海站】

演出时间:2018年6月10日 19:30

演出地点:上海复兴中路1380号 

上海交响乐团主厅


古琴/琴歌:乔珊

指挥/作曲:关迺忠

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


票价:80/180/280/380/580

网上订购:www.shsymphony.com

咨询热线:18817521966

  >>演 奏 曲 目


上半场

古琴曲《流水》 

据《天闻阁琴谱》,管平湖演奏谱  许健记谱


 古琴曲《离骚》

据《神奇秘谱》,管平湖打谱  王迪记谱


古琴曲《广陵散》 

据《神奇秘谱》,管平湖打谱  王迪记谱


古琴曲《离骚》(古琴与交响乐队)

作曲/指挥: 关迺忠



下半场

交响诗《琴咏春秋》(古琴与交响乐队)

作曲/指挥: 关迺忠


第一乐章 《大风歌》(词 刘邦)

第二乐章 《短歌行》(词 曹操)

第三乐章 《咏梅》(词 陆游、毛泽东)

第四乐章 《沁园春·雪》(词 毛泽东)


>>艺 术 家 简 介



乔珊


      1962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琵琶,师从著名琵琶大师王范地、林石城。1981年,升入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古琴,师从九嶷派古琴大师管平湖嫡传女弟子王迪,乔珊深得九嶷派之真传,演奏风格雄健潇洒、婉转含蓄。

      由于王迪老师多年从事琴歌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在她的影响下,乔珊也努力钻研琴歌演唱艺术,总结弦与歌相和相融的经验,更不断与大型乐队合作以推广琴歌这项不被重视的艺术类别,她的琴歌不但广受听众的欢迎也受到音乐界的高度评价。先后和中国中央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湾高雄国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合作演出。二十多年来她曾到欧洲、亚洲、美加等多个国家演出。


关迺忠


      1939年出生于北京。父亲关紫翔是知名小提琴家,他自幼受父亲及德国钢琴教授古柏克的严格音乐教育,17岁进入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61年毕业。

      关氏曾担任中国东方歌舞团指挥及驻团作曲家,中国艺术团驻团作曲家,北京艺术团及中国歌舞团指挥。1979年移居香港,86年至90年任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1990年移居台湾,任高雄市国乐团指挥。关氏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广播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队、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中央广播合唱团、上海民族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台湾联合实验管弦乐团、台湾省交响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台湾国家实验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及录制唱片。 近年他又指挥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天津民族乐团等两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中国新春音乐会,并在汉诺威、汉堡、米兰、罗马、悉尼、墨尔本、东京、新加坡、纽约、达拉斯、纽伦堡、卢森堡、开罗、亚历山大等世界著名音乐厅演出中国民族音乐会。

      关氏主要作品包括交响乐四部、大型乐队作品24部、舞剧两部、交响大合唱三部、中小型乐队作品、古典及民间乐曲之改编曲、舞蹈音乐及电影音乐及歌曲等过百首。他指挥、作曲与编曲的唱片超过40张,其中有三张唱片获得中国唱片协会“金唱片”、国际录音协会“天际唱片大奖”、“亚洲十大发烧唱片”等奖项。

       1994年关氏移居加拿大,继续其音乐创作并经常到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澳门等地指挥演出和录制唱片。近年的主要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北国情怀》、《第三交响乐》、《第四交响乐》、《大提琴小协奏曲》、交响乐画《孔雀》、《第五钢琴协奏曲》、双打击乐协奏曲《龙年新世纪》、管子协奏曲《逍遥游》、古琴及琴歌和乐队的交响诗《琴咏春秋》、《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芭蕾舞剧《不死传奇》、琵琶协奏曲《飞天》等。关氏的交响组曲《拉萨行》先后三度获得香港作曲和作词家协会颁发的“CASH最广泛演出金帆奖-本地正统音乐作品”,其的《月圆花灯夜》、《丰年祭》、《山地印象》等也获得该奖项。交响音画《孔雀》获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上海爱乐乐团


       上海爱乐乐团是在原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职业交响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上海电影乐团和成立于1950年的上海广播乐团,两团曾经分别为中国的电影和广播电视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1996年,上海电影乐团与上海广播乐团合并组成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在胡咏言担任音乐总监期间,乐团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完成向职业交响乐团的嬗变。2004年4月,乐团正式更名为上海爱乐乐团,由著名指挥家陈佐湟先生出任艺术总监,开始实行国际化音乐季管理模式。2008年1月青年指挥家张亮担任乐团常任指挥。2009年3月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先生接任艺术总监。自2018年1月起,著名指挥家张艺担任上海爱乐乐团第三任艺术总监, 开启乐团新的历程。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爱乐乐团目前已跻身中国最优秀交响乐团的行列。


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


       中国电影乐团成立于1949年4月,作为一直活跃在我国乐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乐团,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曾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菲律宾、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外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舞蹈家合作演出了交响音乐会、世界著名歌剧、芭蕾舞剧等中外经典作品。近年来,更是创作了多台观众喜闻乐见的大屏幕视听电影音乐会,以及轻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音乐会,为弘扬民族音乐,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乐 曲 简 介


· 古琴曲《流水》 

    据《天闻阁琴谱》,管平湖演奏谱  许健记谱

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列子》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原与《高山》为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音,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唐分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 古琴曲《离骚》

    据《神奇秘谱》,管平湖打谱  王迪记谱

由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抒情长诗《离骚》而作。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琴学初津》在《离骚》后记中,以“始则抑郁,继则豪爽”的评语,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此曲的情操和格调。


· 古琴曲《广陵散》 

    据《神奇秘谱》,管平湖打谱  王迪记谱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着名的古琴曲。“纷披灿烂,戈矛纵横”。建国后我国着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乔珊作为管平湖先生的再传弟子,无论是从风格还是曲谱,都再现管派传承之风采。


· 《离骚》(古琴与交响乐队)

    作曲/指挥: 关迺忠

音乐艺术的价值在于不断在发展变化中推陈出新。古琴与乐队《离骚》是由著名作曲家关廼忠先生于1987年为李祥霆先生和香港中乐团创作,并于同年在香港大会堂首演。1988年由乔珊在北京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上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交响乐版并由飞利浦唱片公司录制唱片。1989年,应香港中乐团邀请在《琴韵》音乐会演出此曲,时隔31年后,2018年1月,乔珊在香港大会堂与香港中乐团再度演出这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古琴作品,获得各方盛赞。


· 交响诗《琴咏春秋》(古琴与交响乐队)

    作曲/指挥: 关迺忠

著名作曲家关廼忠先生受新加坡华乐团委约,于2002年创作了古琴与乐队交响诗《琴咏春秋》,选用了四首中国帝王将相从古至今的诗词,其中,第一乐章是刘邦的《大风歌》,第二乐章是曹操的《短歌行》,第三乐章是陆游的《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第四乐章是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由古琴演奏家乔珊和新加坡华乐团于2003年首演,并于2005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民族音乐会”中演出,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沉淀。



活动投稿:微信54593402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