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祇,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祇。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乐音,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祇,再变而致裸物及山林之祇,三变而致鳞物及丘陵之祇,四变而致毛物及坟衍之祇,五变而致介物及土祇,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徵,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凡乐,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洗为徵,南吕为羽,灵鼓灵鼗,孙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祇皆出,可得而礼矣。凡乐,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大蔟为徵,应钟为羽,路鼓路鼗,阴竹之管,龙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磬》之舞;于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凡乐事:大祭祀,宿县,遂以声展之。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帅国子而舞。大飨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及射,令奏《驺虞》。诏诸侯以弓矢舞。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钟鼓。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大傀异灾,诸侯薨,令去乐。大札、大凶、火灾、大臣死,凡国之大忧,令弛县。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大丧,莅廞乐器;及葬,藏乐器,亦如之。
【释义】大司乐掌管大学的教学法,建立并掌理王国有关学校的政令,聚集国子到学校里学习。凡有道艺、有德行的人,让他们在学校任教,死了就奉之为乐祖,在学校祭祀他们。用乐德教育国子具备忠诚、刚柔得当、恭敬、有原则、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德行,用乐语教国子掌握比喻、称引古语、背诵文、吟咏诗文、提起话头、回签筮述的语言按巧,用乐舞教国子学会《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湮》、《大武》等舞蹈。用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和六代的舞一起配合演奏,以招致人鬼、天神和地神[而祭祀],以使各国亲睦,民众和谐,宾客安定,远人悦服,动物繁生。
于是分别演奏六代的乐舞而[依尊卑]排列先后,用以祭祀地神、人鬼、天神。用黄钟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大吕宫的调式歌唱,跳《云门》舞,以祭祀天神;用大蔟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应钟宫的调式歌唱,跳《咸池》舞,以祭祀地神;用姑洗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南吕宫的调式歌唱,跳《大韶》舞,以祭祀四方名山大川;用蕤宾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函钟宫的调式歌唱,跳《大夏》舞,以祭祀山川;用夷则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小吕宫的调式歌唱,跳《大灌》舞,以祭祀姜嫖;用无射宫的调式演奏[钟磬],用夹钟宫的调式歌唱,跳《大武》舞,以祭祀先王、先公。所有六种调式的舞乐,都要用五声、八音相配合。
六种舞乐,演奏一遍而招致有羽毛的动物,以及川泽之神;演奏两遍而招致毛短浅的动物,以及山林之神;演奏三遍而招致有鳞甲的动物,以及丘陵之神;演奏四遍而招致毛细密的动物,以及坟衍之神;演奏五遍而招致有甲壳的动物,以及土神;演奏六遍而招致龙凤龟麟,以及天神。
凡舞乐,用圜钟律定宫音的音高,用黄钟律定角音的音高,用大蔟律定徵音的音高,用姑洗律定羽音的音高,敲响雷鼓、雷鼗,吹奏孤竹做的管,弹奏云和山的木材做的琴瑟,表演《云门》舞,冬至那天,在地上的圜丘上进行演奏,如果舞乐演奏六遍,天神就都会下降,就可以向神进献玉[继而进行祭祀了]。凡舞乐,用函钟律定宫音的音高,用大蔟律定角音的音高,用姑洗律定徵音的音高,用南宫律定羽音的音高,敲响灵鼓、灵鼗,吹奏孙竹做的管,弹奏空桑山的木材做的琴瑟,表演《咸池》舞,夏至那天,在泽中的方丘上进行演奏,如果舞乐演奏八遍,地神就都会出来,可以向神进献玉,[继而进行祭祀了]。凡舞乐,用黄钟律定宫音的音高,用大吕律定角音的音高,用大蔟律定徵音的音高,用应钟律定羽音的音高,敲响路鼓、路鼗,吹奏阴竹做的管,弹奏龙门山的木材做的琴瑟,唱《九德》歌,表演《大韶》舞,在宗庙中进行演奏,如果舞乐演奏九遍,就可以向祖先的神灵进献玉,[继而进行祭祀了]。
凡演奏音乐,如果是大祭祀,就在祭祀前夕悬挂乐器,将乐器依次陈列并试奏检查。[祭祀时]王出入就令演奏《王夏》;尸出入就令演奏《肆夏》;牲出入就令演奏《昭夏》。率领国子表演舞蹈。[招待宾客]举行大飨礼不牵牲入庙,其他都同祭祀时一样。举行大射礼,王出入就令演奏《王夏》,到王射箭的时候,就令演奏《驺虞》;告教诸侯拿着弓矢舞蹈。王大食时,要三次奏乐以劝王饱食,都命令演奏钟鼓。王出征凯旋[向宗庙祖先]大献战功,就令演奏凯乐。
凡出现日食、月食,四镇、五岳崩裂,以及大怪异的灾害,或有诸侯死,就命令彻去舞乐。大瘟疫、大饥馑、大水灾或火灾、大臣死,凡遇国家的大忧患,就命令解下悬挂的乐器。遇有大丧,要亲临督察陈放随葬的乐器。
【原文】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荠》,车亦如之。环拜,以钟鼓为节。凡射,王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大夫以《采蘋》为节,士以《采蘩》为节。凡乐,掌其序事,治其乐政。凡国之小事用乐者,令奏钟鼓。凡乐成,则告备。诏来瞽皋舞,(诏)及彻【据贾疏所言起讫,“诏”字为衍文。】,帅学士而歌彻;令相。飨食诸侯,序其乐事,令奏钟鼓,令相,如祭之仪。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乐出入,令奏钟鼓。凡军大献,教恺歌,遂倡之。凡丧,陈乐器,则帅乐官;及序哭,亦如之。凡乐官,掌其政令,听其治讼。
【释义】乐师掌管有关小学的政令,而教国子小舞。凡小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教[王]依音乐节奏行礼仪:行走的时候依《肆夏》的节奏,小步快走的时候依《采荠》的节奏,乘车的时候也这样。转身行拜礼就依钟鼓的节奏。
凡举行射礼,王[射箭的时候]演奏《驺虞》为节奏,诸侯[射箭的时候]演奏《狸首》为节奏,大夫[射箭的时候]演奏《采蒴》为节奏,士[射箭的时候]演奏《采蘩》为节奏。
凡演奏音乐掌管有关[乐器陈列和演奏]先后次序的事,治理有关音乐的事务。凡国家举行小祭祀需用乐的,就命令演奏钟鼓。凡音乐演奏终了就[向王]报告演奏完毕。告诉(视瞭]扶瞽者进来[表演歌唱],告诉[当舞的国子]表演舞蹈。到[祭祀完毕]彻祭器的时候,就率领学士而歌唱并彻去祭器,命令[视瞭]搀扶(瞽者离去]。
用飨礼或食礼招待诸侯的时候,安排有关[乐器陈列和演奏]先后次序的事,命令演奏钟鼓,命令[视嘹]搀扶[瞽者],都如同祭祀的礼仪。举行燕射时,率领射夫手持弓矢而舞。乐人出入的时候,就命令演奏钟鼓。凡征伐而[向祖庙]大献战功,[事前]教(瞽者]唱凯歌,[到时候)就担任领唱。凡[王家的]丧事,陈设随葬的乐器时,就率领乐官[前往陈设]。到[随葬乐器填入墓穴]排列哭位而哭的时候,也率领乐官而哭。掌管所有乐官的事务和戒令,听断他们的请求和争讼。
【原文】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合声。以六乐之会正舞位,以序出入舞者,比乐官,展乐器。凡祭祀之用乐者,以鼓征学士。序宫中之事。
【译文】大胥掌管学士的名册,以待[有事时]召集他们。[学士]春季入学,用菜祭先师[教他们舞蹈],使他们动作整齐而又符合音乐节奏。秋季颁布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使他们的歌声整齐而符合音乐节奏。用六代的音乐与舞蹈相配合并端正舞者的位置,依[年龄长幼]排列舞者出入的次序。考核乐官,检查乐器。凡祭祀需要用乐的,就击鼓召集学士。依次安排学宫中[有关教授舞乐]的事。
【原文】小胥:掌学士之征令而比之,觵其不敬者,巡舞列而挞其怠慢者。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辨其声。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
【译文】小胥负责[协助大胥]发布征召学士的命令而考核人数,迟到的就罚他饮酒;巡视舞蹈的队列,而挞罚怠慢的人。端正所悬挂的乐器的位置。王的乐器悬挂四面,诸侯悬挂三面,卿大夫悬挂两面,士悬挂一面。辨别所悬挂乐器的声音[是否符合音律]。凡悬挂钟磬,仅悬挂十六枚钟或十六枚磬叫做堵,钟磬全都悬挂叫做肆。
【原文】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
阳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大祭祀:帅登歌,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令奏鼓楝。大飨亦如之。大射,帅瞽而歌射节。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大丧,帅瞽而廞,作柩谥。凡国之瞽矇,正焉。
【译文】大师掌理六律、六同,以使阴声与阳声相配合。
阳声是指: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这六律];阴声是指: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这六同]。[阳声和阴声]都用宫、商、角、徵、羽五声和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相配合。教[瞽蒙]六种诗的表现手法:叫做风,叫做赋,叫做比,叫做兴,叫做雅,叫做颂。[学诗的人]要以六德作为根本,用六律来确定歌唱的音调。
举行大祭祀,就率瞽噱登堂歌唱,敲击拊作为开始歌唱的命令。[歌毕]堂下演奏管及其他乐器时,敲击悚作为开始演奏的命令。举行大飨礼[招待来朝诸侯]时也这样做。举行大射礼时,率领瞽噱歌唱以作为射箭的节奏。大征伐时,手持铜制的律管以辨别军将发出的呼声,而告诉[王]吉凶。有大丧时,率领瞽蒙陈设[随葬的乐器];将把棺柩装载到柩车上的时候,[为死者]作谥号。凡王国的瞽蒙都听从大师的政教。
【原文】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大祭祀:登歌击拊;下管,击应鼓;彻,歌。大飨,亦如之。大丧,与廞。凡小祭事、小乐事,鼓楝。掌六乐声音之节与其和。
【译文】小师掌管教授演奏鼓、鼗、枧、敌、埙、箫、管、琴瑟和歌唱。举行大祭祀,[瞽蒙]登堂歌唱的时候,就敲击拊;[歌毕]堂下演奏管笙等乐器时,就敲击应鼓;彻祭器的时候,就歌唱。举行大飨礼[招待来朝诸侯]时也这样做。有大丧的时候,参与陈放[随葬的乐器]。凡举行小祭祀而小规模地演奏音乐,就敲击朄[以为管笙等的演奏发令]。掌管六代舞乐声音的节奏及其相互应和。
【原文】瞽矇: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
【译文】瞽蒙负责演奏鼗、祝、敌、埙、箫、管、弦等乐器和歌唱,讽诵诗以及[小史]撰定的帝系和世本等,弹奏琴瑟。掌管《九德》和六诗的歌唱,以听从大师的指挥。
【原文】视瞭:掌凡乐事播鼗,击颂磬、笙磬。掌大师之县。凡乐事,相瞽。大丧,廞乐器;大旅亦如之。宾、射,皆奏其钟鼓;鼜、恺献,亦如之。
【译文】视瞭掌管凡演奏音乐时就敲击鼗,敲击颂磬、笙磬。负责为大师悬挂乐器。凡演奏音乐就搀扶瞽蒙。有大丧时,陈设随葬的乐器。举行大旅祭时也陈设乐器。凡举行宾射礼,都[击朄以令]奏钟鼓。巡夜的鼙鼓和军队凯旋献功[的钟鼓],也负责敲击。
【原文】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凡声,高声硱,正声缓,下声肆,陂声散,险声敛,达声赢,微声韽,回声衍,侈声筰,弇声郁,薄声甄,厚声石。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凡和乐亦如之。
【译文】典同掌管六律、六同的和谐,以辨别天地、四方、阴阳的声音,以调整各种乐器的声音。凡(钟所发出的]声音:钟体上部过大,发出的声音就盘旋在钟内难扩散;钟体上下过直,发出的声音就迟重缓慢;钟体下部过大,发出的声音就会放肆而去不稍容留;钟体一边偏大,发出的声音就离散而不稍内敛;钟体一边偏窄,发出的声音就内敛而不外扬;钟体过大,发出的声音就过于宏大;钟体过小,发出的声音就过小;钟体过圆,发出的声音就过于宛转回旋;钟体中央过小,发出的声音就过于迫促;钟体中央过宽,发出的声音就抑郁回旋而难出;钟体过薄,发出的声音就像震掉出来的一样;钟体过厚,就难以叩击发声。
凡制造乐器,都以[发出的声音能够符合]十二律来确定它们的度数,对照十二种病钟的声音来纠正大小容量。凡调整旧乐器也依照上述标准。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上海】古琴音乐会·2018.6.10(周日),上海交响乐团主厅
【北京】古琴音乐会·2018.6.29(周五),中山公园音乐堂